常用中成药的真相——消渴丸

22 12 2008年

【标明的成分】

   
地黄、葛根、黄芪、天花粉、五味子、山药、玉米须、格列本脲。

【声称的功效】

   
滋肾养阴,益气生津。用于多饮、多尿、多食、消瘦、体倦无力、眠差腰痛、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。国内临床上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。

【真相】

  消渴丸是国内临床上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常用的中成药,药名的由来是因为中医将糖尿病称为“消渴症”,这是对糖尿病症状的一个模糊描述,指患者经常口渴、消瘦,“因渴而消”。实际上有“因渴而消”的症状的病并非只有糖尿病一种,甲亢、尿崩症等也有这种症状。中医认为消渴症是肾虚所致。

   
现代医学将糖尿病根据病因分为1型和2型。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,由于缺乏胰岛素分泌所致,必须靠注射胰岛素治疗。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、老年人,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偏高,但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,主要是用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治疗,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。

   
目前并未发现任何中药具有降血糖的作用。北京解放军总医院(301医院)曾检验过两百多种中草药,没有一种有降血糖作用(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陈宁庆2007年3月10日在“科学为健康维权”论坛的发言)。市场上降血糖的中成药全都添加了西药降血糖成分,有的标明,有的没有标明,但多次被国外、港台药检部门检测出来。中成药最常添加的西药降血糖成分为格列本脲(又称优降糖)。格列本脲主要通过抑制胰岛β-细胞的钾离子通道而起作用。这一抑制作用使细胞膜去极化,打开了钙离子通道,使得进入β-细胞细胞的钙离子增加,刺激胰岛素的释放,从而起到降血糖作用。

   
消渴丸在古方玉泉散和消渴方的基础上添加了西药格列本脲。格列本脲的剂量通常为每日2.5~10毫克。消渴丸每丸含有0.25毫克的格列本脲,一次口服5~10丸,一日3次,即每日摄入的格列本脲的量为3.75~7.5毫克,与格列本脲的常用剂量相当。消渴丸的有效成分实际上就是格列本脲。

   
格列本脲使用剂量不当,会产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,服用过量有致死的危险。一些糖尿病患者不知道降血糖的中成药添加了格列本脲,误以为是“无副作用的中药”而超剂量服用,或者在服用中成药的同时还服用降血糖的西药进行“中西医结合治疗”,这样就会造成降血糖药服用过量而导致低血糖。

   
格列本脲是非常便宜的西药。根据一家大药房的定价折算,一片(2.5毫克)格列本脲的价格为0.04元,添加中药成分变成消渴丸后,每10丸(含2.5毫克格列本脲)的价格为1.42元,即价格增加了30多倍。

   
消渴丸中的中药成分除了增加药物成本和价格外,还能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。例如,消渴丸含天花粉(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),“味甘微苦酸,酸能生津,故能止渴润枯”(《本草纲目》),所以被用来治“消渴症”,但这个功效不过是“生津止渴”的天花粉,其有效成分被认为是天花粉蛋白,实验表明它有肾毒性[1]和肝毒性[2],可导致肾脏、肝脏损害,并能导致流产[3]、畸胎[4]、过敏反应[5]。

   
临床报道,消渴丸可引起低血糖反应乃至昏迷[6][7][8];短暂偏瘫[9];小剂量消渴丸可致重度低血糖脑病[10]。消渴丸还能引起过敏性休克、药物性皮炎[11]。

【文献】

[1]Tang NL et al, Exp Mol Pathol. 1997, 64(2):78-89
[2]Ng TB et al, J Ethnopharmacol. 1994, 43(2):81-87
[3]Chang MC et al, Contraception. 1979, 19(2):175-84
[4]Chan WY et al, Teratog Carcinog Mutagen. 1993, 13(2):47-57
[5]许芝银,南京中医学院学报,1986(1):22
[6]王宏艳等,中国实用内科杂志,1995,15(6):355
[7]李莉,包头医药,2000,24(1):44
[8]薛德联等,中成药,1992,14(4):49
[9]王远征等,哈尔滨医药,1994,14(3):49
[10]祈福宏等,临床误诊误治,1994,7(5):228
[11]欧明等,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,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2:291

 


操作

文章信息

留言

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ode> <em> <i> <strike> <strong>

CAPTCHA Image
*